关于快乐教育,80%的家长搞错了!暑假班是重灾区!
暑假人气最旺的场所之一,各大培训机构、少年宫,绝对名列前茅。
家长们都卯足了劲儿利用假期时间“拉开差距”。
不过,像这样的家庭大战也经常在暑假期间上演。
☞ 游泳馆外,孩子拉着家长的手死活不肯进去:我不想练啦!太累啦!我不要学憋气,太可怕啦!
☞ 孩子(哭):妈妈,我不要去上数学课!
家长:为什么?
孩子:太难了!太没意思了!
☞ 孩子:练琴太枯燥了,我不学了!
家长:不学就不学吧,咱又不当音乐家。
有不少这样家长,给孩子报培训班的时候,最关心的是:老师上课好玩吗?孩子上课开心吗?只要听见孩子说:“这个课好有趣啊!”就放心了。孩子学了一段时间,说:老师上课不好玩!家长就打着快乐学习的旗号,放弃了。不想学咱们就不学了呗,强迫也没有意义。
回想一下,你家孩子有多少兴趣班是因为孩子说自己不喜欢而中断的?
如果孩子说不学就不学,还要父母和老师做什么?
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中国的父母越来越“尊重”孩子,常常喊着给孩子“爱和自由”的口号,要求与孩子平等对话,然而很多时候却是矫枉过正、过犹不及,很多父母口里的“尊重”,变成了“遵从”。
于是,在孩子对舞蹈、音乐、体育等感兴趣的时候,二话不说报了名,然而孩子学了一段时间不耐烦之后,又遵从孩子的决定,不想学就不学了呗,没事,孩子快乐就好。
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快乐学习那些事儿。
到底什么是快乐学习?快乐学习真的是你们想的那样吗?
近日,中国青年报对两千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:近八成家长误读了快乐学习!很多家长的理解是:轻轻松松地学习,强调学习的趣味性,降低学习难度,给学生减负。
蔡康永曾经说过:5岁觉得游泳难,放弃游泳,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,你只好说,我不会耶。18岁觉得英文难,放弃英文,28岁了出现一个很棒但要英文的工作,你只好说“我不会耶”。
无忧无虑的玩、每天睡到自然醒,固然也算是快乐,但那可以称之为猪栏式的理想。家长自由放任下去,孩子的未来一定不快乐。
你忍心让孩子与优秀擦身而过,与世间无数美好的体验失之交臂?
别把快乐学习当成家长对孩子的放任、为人父母的不负责任的借口。
别忘记了,每一门学科都是本身的逻辑完整性和课程体系的稳固性,在孩子漫长的学习过程中一定会遭遇挫折、辛苦……这是学习的必经阶段。
快乐学习,被误读了几千年。
到底什么是快乐学习?其实,我们教育的祖师爷——孔老夫子早就告诉你了!
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
没错!这十个字才道出了“快乐学习"的真谛!有人恍然大悟:哦!孔子这句话不就是说,学习,然后反复地复习,这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啊!
这样的解释,虽然出现在很多教科书上,但是真的错的有些离谱!
我们从小被教导要“爱学习”,连我们自己都相信“爱学习”的是“好孩子”,或者我们大多数人还在天天这样教育孩子“你要爱学习才对”,并举出大量因为“热爱学习”、“多学多练”而“成功”的例子,作为孩子的学习榜样,甚至行为规范。
他们诬赖说是孔子倡导的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。”
孔子是学霸的祖师爷,这没错,但孔子并不依仗“爱学习”成为圣人,更不是一个背完古诗背外语,做完奥数做实验,一道题练八百遍,从此考场无艰险的学习机器。
他懂得人生真正的快乐是什么。如果他真像某些人解释的的说:“学习吧,反复学习,反复练习,那是人生快乐啊!”那他就太反人类了,绝不能成圣。
学习中当然有快乐,但不是每个人都找得到的。
“反复学习真的给自己带来快乐吗?”如果不是,那么,儒家原则是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,你可以要求孩子勤学苦学,但一定不要骗他或者逼着他在学习中“快乐”。
告诉孩子,快乐学习第一层境界是:
学习,然后在实践中解决问题,才快乐
学而时习之的“习”,不是复习,而是实践!
首先,要知道这个道理,先要涨个知识:汉字“习”的含义是什么?
几乎所有的家长都会有这样的经验:为啥我的孩子一玩游戏就神采飞扬?不仅入门上手特别快而且乐此不疲,一旦转到学习上就灵光尽失?
其实,在玩游戏这件事上,才是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乐乎”正确而直观的解释:“总能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解决问题、突破关卡、获得成就上,实在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啊!”
我们总被骗“失败是成功之母”,努力吧!努力吧!你看谁谁谁经历了什么惨绝人寰的失败然后成功了……这真的又是一个榜样陷阱,绝不是普世真理。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“失败”最多是“成功”的后妈,只是不要怕她而已,和成功真的没有必然联系。
什么使人进步?成就感使人进步。不管是游戏还是工作甚至是恋爱,都是成就感给我们希望,希望给我们动力,动力使我们奋进,奋进使我们更趋向成功。
要懂得这个道理,你可以和孩子说说汉字“习”的故事。但是不是简体字的“习“,而是繁体字”習”。
汉字简化的弊端之一是我们就此失去了许多汉字的本来面目。
“习”字本是鸟巢上面的一对翅膀在扇动——意思是小鸟离开鸟巢,学习飞翔。
除了完全退化成地面禽类的那几种鸟,对绝大多数鸟儿来说,飞翔是生存的第一需要。
没有了生存保障,就不要谈成就和快乐,人也一样。
既然要飞,那就要反复拍打翅膀,把技能化作本能,这是一个实习到成功的过程。
所以,“反复”、“重复”是不错的,但绝不止“知道得透彻”,重在“成功的实践”。飞起来了,可以到更广阔的世界里自由地找虫子吃,可以自由躲避大多数侵害,当然就快乐了。这就是汉字“習”的故事。
有一个学历悖论:许多全日制本科的就业率不如职业技术学校。这就是蓝翔们成功的奥秘所在:学生们实实在在地实践着生存技能。经常能把学习到的技能用以解决实际问题,赢得社会的认可,获取现实的财富,这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。
所以,快乐学习的快乐,也包括学习者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遭遇挫折、辛苦面对,这是学习的必经阶段。辛苦并不意味着不快乐,那种付出艰辛之后获得的成就感,与少写几次作业、多玩几次游戏所获得的快乐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。
告诉孩子,快乐学习第二层境界:
有效学习获得自由,才拥有人生的快乐
什么是快乐学习?你还应该告诉孩子这样的道理:人类最宝贵的财富,是拥有自由支持的时间,拥有自由支配时间的前提是,拥有相对自由的经济基础。
人有多自律,就有多自由!
记得很多鸡汤文章说:
孩子我知道你很累,可是别人都在飞;
孩子我宁愿欠你一个快乐的少年,也不愿看到你卑微的成年;
学习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,全世界都一样。
这样的文章,相信你读过不少。其实,学霸祖师爷孔子几千年前就已经告诉我们了,只是,很多人还是不明白。
通过学习培养出自由支配的技能,以获得相应自由支配的基础。孩子今天用在学习上的时间越有效,孩子在未来赢得自由支配的时间就更多。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就意味着快乐。
故此,《论语》的第一句话,孔子要告诉我们的其实是:人先得通过学习,拥有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才能自由生存,好好活着才能拥有快乐。这次才是真正的快乐学习啊!
这句话,不仅家长要知道,而且一定要跟孩子说清楚道理。
通过学习完善自我、提升能力之外,这不是人生的快乐之源,又是什么呢?
这个世界就是这样,很多事情,兜兜转转,又回到了原点。
快乐学习并不等于零负担学习,并不等于轻轻松松学习,并不等于简简单单学习。“减负”减的是那些对学习者无意义的学习,是让学习者的付出与收效匹配的学习、误读“快乐学习”是对教育的伤害,也是对孩子的伤害。
现在我们大力倡导减负,大力倡导让学习轻松快乐。
但是英国、日本等教育发达国家却已经在反思“宽松教育”、“快乐学习”这个命题了。
最近,日本文部科学大臣驰浩明确表示,日本将于减少授课内容和时间的“宽松教育”诀别。日本舆论认为,在“宽松教育”下,学生的学习能力普遍下降,学习态度不够端正,毕业后在职场上的竞争力下降。
美国曾经也是快乐学习的提倡者,但美国推翻快乐教育已经二三十年了。如今,很多美国人在反思所谓的快乐教育。
快乐是什么?快乐也分很多种。
按马斯洛的理论,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。
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,各种需要之间,有先后顺序与高低层次之分,每一层次的需要与满足,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或程度。
马斯洛认为,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,由低到高。它们是:生理需求、安全需求、社交需求、尊重需求、自我实现需求。
孩子有吃有喝了,生命有安全保障了,这些仅仅是最低层次的需求。交朋友、有自信,是社交、尊重的需求,而安身立命是自我实现的需求。哪个做家长的,不想让孩子的需求全部满足呢?
其实,有这种观点的家长,本来并不是反对学习,而只是不想让孩子太苦太累。
事实上,在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,现在的孩子已经比以前幸福太多了。
过去的教学方法落后,学习就是靠死记硬背,题海战术,而现在,老师们更多地研究儿童心理学,研究教材教法,提倡减负高效,讲求学习方法指导更不用说,现在有很多现代化教学手段,比如英语会看动画片,数学有很多动手操作,语文有课文表演,还有很多社会大课堂、艺术课堂、科技课堂……可以说,和过去枯燥的教学手段相比,现在的孩子学习方式方法多而有趣。
但是,无论教学方法怎样改进,学习一定是枯燥和辛苦的阶段和过程。
无论学习什么,都需要练习,在练习的过程中,要付出汗水和努力,但是经过努力之后得到的收获,会把劳累洗刷,品尝到学习和努力的甜蜜!体会到掌握新本领新技能的成就感!而这种快乐才是更高层次的快乐!
没有哪一种学习,不是难的、苦的
这一点上,作为没有判断能力的孩子,家长不能让他自己选择。唯一能给予引导、指导的,就是家长自己。
教育的英文是“educate”,源于拉丁文的“educare”,本意是“引出”,是指通过一定的手段,把本来潜在于学生身体和心灵内部的智慧、力量引发出来。
如果家长以为培养学习的兴趣就是“今年买一架钢琴”、明年让孩子“学学跆拳道”,孩子的学习永远只会停留在浅尝辄止的阶段,东一榔头西一棒子,永远也体会不到深层次学习的快乐。
久而久之,孩子也会形成不自信的恶性循环。
兴趣从来就没有那么容易培养起来。
所谓的没兴趣,根本就是还没达到熟能生巧的自我放弃。
“不要逼孩子学他不想学的东西,孩子快乐就好”,这话听上去是对孩子的尊重,实际上却是对孩子的放任,是父母的不负责任。
孩子的学习,自然要尊重其兴趣为前提,但是大部分由兴趣引发的事情,经过一段时期之后,必然会遇到瓶颈,这时候兴趣可能就变成了折磨。
只要坚持下去,折磨过了,兴趣变成了特长,接下去就是享受。这种变成特长之后享受到的乐趣,又会驱动孩子继续深入学习,由此进入良性循环。
任何学习必然要经历一段枯燥乏味的阶段,这时候家长不“逼”孩子,让孩子“不想学就不学”,那么孩子的学习永远只能停留在浅尝辄止的阶段,东学一下西学一下,永远体会不到深层次学习的乐趣,形成恶性循环。
要知道,
10个孩子,
9个对学习训练感兴趣,
8个能跟的上上课,
但7孩子的奶奶会觉得孩子太小,
6个孩子的爸爸心疼宝贝太累,
5个家长感觉是额外开支,
还有4个没时间来接送,
3个没找对合适机构,
2个学了皮毛就不学了,
只有1个最后坚持下来。
所以,别老是羡慕“别人家的孩子”。
通往成功的路,越是往前走,越是人烟稀少……
不管是选择练什么,包括学什么兴趣班也好,要想有好的效果,有规律的坚持训练是关键,如果只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,就不要抱怨孩子的训练没有效果。
当然,家长的“逼迫”需要讲究方法和策略,不要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。
亲子案例:
俞敏洪的女儿从小学钢琴,七岁时获得了“温哥华少儿钢琴比赛”第一名。八岁时就考了钢琴10级。当时,他太太以为家里就要出一个钢琴家了,于是开始给女儿加量。本来是每星期学习一个半小时钢琴,增加到每星期五个小时。
这使女儿一下热情骤减,就在她要放弃的时候,俞敏洪对女儿说了一番语重心长的话:
「宝贝,长大后, 每个人都会有很多孤单的时候,如果那时我和妈妈都不在你身边,如果能有钢琴、音乐陪伴你,你就不会感觉到孤单了,因为你能倾诉。要不要继续,你自己决定,这是老爸对你的一贯原则。」
听完这番话后,她女儿不但没有放弃钢琴,反而更加自觉地练起了钢琴。后来,她的钢琴弹得越来越流畅,而且也开始对其他乐器产生了兴趣。
学习一门技能,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,它不仅需要孩子勤奋刻苦,也需要父母的耐心陪伴。
优秀的孩子,不会横空出世,背后必然有着父母、老师、教练共同付出的无数时间和心血。
作为家长,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乐,但那并不意味着什么都让孩子做决定,因为孩子还没有足够的见识和能力。
在孩子还没有能力做决定的时候,如果什么都听孩子的,那还要父母干什么?
小的时候越嫌麻烦,越懒得学,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,错过新风景。
不想让孩子长大后后悔,父母就要承担责任,在孩子想要放弃某项学习的时候,对他说一声:“再坚持一下,我陪着你。”
引领孩子走出舒适区,带着孩子走过前面那段不怎么顺利的道路后,他才能体会到付出后收获的喜悦。这才是给孩子真正的快乐!
孔子说:“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”。
真正的快乐学习需要我们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责任,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觉意识,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,使他们在掌握必备基础知识的前提下,让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的学科上发展的更好。
中国教育的老祖宗,几千年前就告诉我们这个道理了。
- END -
暑假最后10天,孩子学会自主阅读文言文;
快微课文言文启蒙班正在热招中
执教:言芳老师,名校资深语文名师,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,教育硕士,语文学科带头人,20年教龄。具有深厚的古文功底。
👉时间:8月20至29日10:10-12:10 (2小时) 共计10次课
👉报名咨询:15888847589(微信同号)。
👉报名对象:4-6年级想系统学习文言文的学生
👉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填写报名信息
【猜你喜欢】
➣ 耿直教育局长深夜吐槽:谁敢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?比他更耿直的局长竟然说……
➣ 名校校长:想靠语文得天下,必须从小学抓起!附暑期阅读习惯养成实用攻略
主编:田妈,责任编辑:小石头
版权声明:我们尊重原创。本文快微课编辑撰写,转载后台留言 。